劳模风采 l 匠心致远 逐质而行写担当
“下雨天,这个班进料、运料不太顺利。”
“设备出现故障,已向大班汇报,正在紧急处理。”
“翻车机新系统,初步试车运行,操作衔接不流畅……”
记者刚要与他对话,一番忙碌,让对话前的氛围有些紧张。而这样的紧张节奏,在他工作的范围几乎天天如此。
“忙碌是常态,随时挂着车间事,我早已习惯。”他这样简单概述了自己日复一日的工作平常。这位原料线上的匠心守护者就是2024年度方大劳模荣誉获得者——炼铁厂原料车间主任邓志刚。
磨砺以须出锋芒
1997年,邓志刚从技校毕业后,便加入了达州钢铁,从此踏上了与钢铁为伴的征程。参工20几年,从最初的皮带工、配料工到看火工,经历了多个岗位历练,岗位在变,不变的是对炼铁事业的热爱与执着。一路走来,从一个初出茅庐的小伙子逐渐成长为岗位技术能手。
2010年,因工作需要邓志刚被任命为炼铁厂原料工段工段长。面对当时大高炉建成及投产带来的生产压力挑战,他没有丝毫畏惧,而是以“稳原料,保烧结,服务下工序”为己任,时时刻刻严格要求自己,带领团队理顺生产流程,查找设备问题、消除各类隐患,很快便使生产步入了正轨。日常工作中,他严格要求班组对进场原料一定要进行实时跟踪,按照生产指令做好分批比例搭用,确保了混匀原料指标长期处于稳定状态。
十年如一日,在基层管理岗位上,邓志刚展现出了特有的管理才能和过硬的工作作风。他深知,只有严格的管理和严谨的态度,才能确保整个队伍稳定,从而推动生产的顺利进行。“一直以来,邓主任坚持每一堆料做分析,对上一堆料的用料情况进行复盘,就下一堆料需要注意的环节进行梳理,让我们班组时刻心中有数,遇到突发情况能够更好地应对。”原料车间大班长李兴良谈到。
倍道而进显担当
2020年达州钢铁加入方大集团后,原料车间的管理范围扩大,翻车机系统及2、5线人工卸料划归炼铁厂原料车间管理。至此,原料从进厂翻卸、分类堆码、达标混匀到运送至烧结工序,整条线成为了完整的原料系统。
作为原料系统的负责人,邓志刚深知车间承担的工序职责和责任在成倍增加。他心里明白,一个细小的失误都可能对高炉和烧结的生产造成影响。他每天坚持对各个料仓进出场物料进行巡视,对各个转运的中间环节进行仔细核查,确保每个流程的准确无误。为了提高混匀矿及输出物料的成分稳定性,他带领团队对工序管理进行全面的跟踪排查,补缺、优化和完善。通过各项措施的推进,工作效果得以显现,为高炉和烧结提供了可靠的原料保障。
2021年,翻车机系统翻卸作业,在炼铁厂的大力支持下,邓志刚带领团队克服了雨天作业难度大、高温天气人工清料风险高等多重困难,翻车机翻卸能力从155个/天提升到了210个/天,在2021年至2022年期间,为公司节约达州站内转至厂里运输费350余万元。2023年、2024年均实现原料零外卸目标,为公司降本增效做出了突出贡献。
创效无小事,一点也不能忽视。过去一年,邓志刚带领员工参与小改小革、合理化建议活动,全年车间提出的小改小革及合理化建议被公司采纳13项,有4项小改小革为企业创效近12万元;同时,他加强员工成本意识教育,严格控制运输费用,2024年,原料车间装机运输费用较计划节约了近54万元。
向“新”而行 攀高峰
向“新”而行,以“质”致远。原料工序作为炼铁整个生产的最前沿端口,随着达州钢铁新厂区的建设推进,2024年10月原料车间迎来了老厂区抓好原料稳定保烧结、高炉生产及全方位参与新厂区备料、原料线联动试车、设备消缺等多重挑战。
邓志刚与车间200余人直面挑战和问题,在稳定好老厂区员工队伍及生产平衡的同时,带领车间40名员工率先入驻新厂区开展各项工作。面对汽车进料仓封堵、皮带系统溜槽积料、设备不完善等种种困难,邓志刚与同事们紧紧地团结在一起,成为大家的主心骨。
“新的厂区,就像自己的新家一样,建立一个新家需要‘一家人’共同出力,以后的‘生活’才会顺遂。不管是优化工艺、理顺流程,还是稳定员工情绪等等,老邓和我们一起完成,一开始的难,随着一件一件事情顺利步入正轨,我们感觉到了收获的喜悦。”随邓志刚率先入驻新厂区的骨干纪永生分享。
2024年11月12日,新厂区翻车机系统完成首次全自动联锁试车;2025年1月8日,新厂区翻车机系统热负荷试车成功;截至2025年2月底,新厂区各主体单元热负荷试车成效显著,原料车间这支打前锋的队伍,也已适应了新环境、新设备、新工艺、新技术,正全力以赴为新厂区早日投产达效筑牢坚实的原料保障……
“稳原料、保工序稳定,服务高炉;提素养,强团队力量,齐心炼铁。”这是邓志刚提及的车间寄语。问及未来,他说,“成就现在的我,得益于企业的培养。我坚信行动的重要性,我将继续迈开脚步努力前行,带领团队再创佳绩,回馈企业多年的培养。”
记者:毛会 通讯员:唐凤翔
用户登录
还没有账号?
立即注册